努力加载中
一路南风
【德阳验客】打卡中国唯一的德孝城 2021-10-08 / 1 天
人物: 花费: 0.00 方式: 自由行
第 1 天 2021-10-08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之一,《二十四孝》则是流传了多个朝代的孝道故事。 到四川德阳旅游,位于旌阳区德孝街的中国德孝城一定要去走一走,这里的建筑物古朴典雅,气势恢宏,整个景区如今免费对游客开放。
中国德孝城是我国唯一以孝道文化为主题的建筑群,“城内”供奉着多位孝道人物,两厢还有根据二十四孝故事创作出来的造像,引导游客了解或重温各个孝道典故。
德阳是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安安送米三个典故的故里,孝道文化根深蒂固。 走进中国德孝城,但见姜孝祠、姜公坟、孝泉城隍庙、财神庙等仿古建筑有序分布,城内绿树成荫,亭台、小桥、水塘和殿宇互相辉映。
游中国德孝城,不得不提姜诗,他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孝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极其孝顺。 由于孝名远扬,姜诗成功吸引广汉名士庞盛的注意。 庞盛有个知书识礼的女儿,名唤庞三春,织布裁衣无一不通,当时正值待嫁年龄,前来提亲者众,但都被一一拒之门外,原因是庞姑娘想找一个孝道至上的老实人,姜诗正是合适人选。
择亲先试人品。 经过多番打探之后,庞盛确定姜诗是个值得托付的人,遂将女儿下嫁给他。 姜庞结合初时夫妻恩爱,阖家和睦,羡煞旁人,后来姜母得了眼疾,脾气变得越来越差,疑心病也越来越重,常常看儿媳妇不顺眼,无理取闹的事时有发生。 庞三春是个孝道至上的人,遇事不会主动埋怨别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她认为婆婆讨厌自己,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再者从小的家教让她时刻记得自己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凡事需要隐忍,在婆媳关系恶化期间仍尽心侍候婆婆,毫无怨言。
姜母迷信离家七八里路的江水能治眼疾,庞氏从此每天徒步六七公里路到江中汲水,即便如此姜母依然对庞氏越来越不满意,最终在某一天大吵大闹,强硬要求姜诗休妻。姜诗不敢违抗母命,只得忍痛与庞氏分离。 这里所说的庞三春就是戏曲中的庞三娘,川剧、京剧、潮剧等剧种都有这段故事。 被休的庞三春孤苦凄楚,暂时栖身在邻居好心大妈家时仍积极织布,并将织布换来的钱到市场购买食物,托人送给婆婆食用。由于庞三春提前做了交代,婆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送食的是好心的邻居婆婆,得知原委之后羞愧难当,终于命儿子亲自接庞三春回家,一家四口团圆,重新过上简单幸福的生活。
客观来说,姜诗孝则孝矣,但没有主见,任由事态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属于愚孝,但其心可敬。了解这个故事,并不是照搬姜诗的做法,而是取孝义之精华,身体力行做个孝子,用积极、真诚、聪明的态度处理好家庭关系,营造一个母慈子孝妻贤的环境。 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姜诗的“孝”是理所当然,也相对简单,庞三春的孝就复杂得多了。
在封建年代,侍奉婆婆除了孝心和行动,还要有一定的情商。普通儿媳和婆婆的关系靠的是运气和平时的实际行动,所谓“妻贤夫祸少”,妻贤家和。庞三春虽然历经磨难,终归是善良和孝心感动了一切,赢得美满结局。
传说庞三春被姜诗接回家的时候,清泉忽然从院内喷涌而出,口味和江水一样,泉水中还跃出了两条鲤鱼,这正是姜母钟爱的食物,此后庞氏再也不用费心费力到江边汲水,这就是涌泉跃鲤的出处。
姜诗侍母和涌泉跃鲤还引申出安安送米的故事。 安安是姜诗和庞三春的儿子,他在庞三春被休之后怕母亲无法生存,每天偷偷积攒一把米,最后集齐一小袋专程送给母亲。 传说姜诗一家的孝心不仅感动了乡邻,就连平时打家劫舍的强盗也为之动容,他们不仅不打劫姜家,还偷偷送油送米。
中国德孝城面积不大,走马观花并不能完整了解每个主题塑像背后的故事,一边看,一边听讲解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不知你去过中国德孝城吗?
旅游小贴士:自驾车、打车输入导航目的地“中国德孝城”,当地的109路公交车经过附近。
世界就在我的脚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