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阳楼作为滇南重镇的标志,也是建水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2、城楼雄距在8米多高的城垣之上,由48根巨柱支撑。 3、高百尺,千宵插天,下瞰城市,风光无际,旭日初升,辉光远映。
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有“小天安门”之称。朝阳楼原名叫迎晖门,亦称东门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祖国边睡古老军事重镇的象征。 城楼上木雕屏门雕镂、人物、透雕等三层。雍正《建水州志》载:"东城楼(朝阳楼)高百尺,干霄插天,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初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实为南中之大观。
朝阳楼又称迎晖门,位于建水县中心建中路的东端,是建水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处修筑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临安卫,在原来土城的基础上扩建成砖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修建了朝阳楼,即当时建水城的东城门楼。 清顺治初年,李定国攻占临安城,南门、西门、北门三座城楼毁于战火,康熙四年修复,后再度毁损,如今已坍塌消失了。唯有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仍然屹立如初,成为滇南重镇留存的标志。 朝阳楼楼高三层,为三重檐歇山顶结构,站在楼顶可以凭窗俯瞰临安路之众生相。朝阳楼和它旁边的半月形广场是当地人的休闲场所。清晨阳光渐上城楼和夜晚大放异彩的朝阳楼是摄影爱好者最喜欢的景致。
8:30-21:00
登楼需收20元费用,不登楼不收费
建议2小时
其他交通:建水古城内步行即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