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西藏是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地方,这儿的人、物都透露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只有亲自到达的人才能体会、体验藏族人民的虔诚。在空气都弥漫着宗教气息的西藏,寺庙随处可见。著名的寺庙建筑当属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桑耶寺、楚布寺、萨迦寺等也非常有名。其实,寺庙建筑的风格与碉房相似,但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更给人以气势非凡的感觉。
昌都 积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体平缓,南部山势陡峭。昌都地区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康区的强巴林寺,噶玛噶举派的祖寺噶玛寺,除藏传佛教的寺院之外,还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教堂,更有三江并流的奇绝风景和神秘壮美的茶马古道。神奇而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积淀着浓厚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一起构成了昌都丰富的旅游资源。
强巴林寺
独特的宗教舞蹈
该寺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可以说是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强巴林寺的古庆跳神素以狰狞逼真的面具,整齐典雅的动作造型,宏大的场面而闻名雪域高原。该寺跳的铖斧舞,服饰整齐华丽,舞姿古朴典雅,配器简约清越,以该寺独有的宗教舞蹈为形式的昌都藏戏在整个西藏自成一派。
孜珠寺
古老神秘的苯教寺庙
“孜珠”是藏音直译,意为六山峰顶,宗教上象征着六度波罗蜜。据称孜珠寺是由藏王穆赤赞布创建,到活佛罗丹念布时代,孜珠寺进行过一次扩建,并刻印经书、塑造佛像,孜珠寺初具规模。进入喇嘛嘎旺朗加时代,该寺的显密学经体系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使得孜珠寺的学经体系上了一个台阶。
噶玛寺
影响深远,别具一格
噶玛寺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建筑别具一格,文物古迹众多,是康区著名的古刹。噶玛寺的大殿为单檐歇山形式,屋面覆盖琉璃瓦,屋檐正中是藏族工匠设计建造的狮爪型飞檐,左边为汉族工匠建造的龙须型飞檐,右边为红领巾西族工匠建造的象鼻型飞檐。明使臣来噶玛寺赠送的万岁牌旌旗缎带、丝绸等刺绣品、近百幅传世唐卡以及不少佛像、陶器、高僧遗物、贝叶经、瓷器等文物至今保存完好。
山南 藏文化的发源地
山南是西藏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农业文明发达的地区,吐蕃王朝由这里兴起,铸就了其灿烂的藏族文化,成就了其两度成为西藏统治中心的历史地位。山南作为藏文化的发源地,繁衍出众多的西藏的佛寺:昌珠寺、桑耶寺、敏珠林寺、琼果杰寺、桑丁寺、多吉扎寺等。
桑耶寺
了解西藏的发展史
桑耶寺位于山南地区扎囊县哈不日神山脚下,是西藏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也是藏传佛教史上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被称为“建筑史上的佳作”。寺庙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大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桑耶寺经过历代增修扩建,占地面积为4900多平方米,主殿周围可见八小洲、日月殿和白黑绿红四塔星罗拱卫,规模宏伟。
昌珠寺
镇寺之宝珍珠唐卡
昌珠寺属格鲁派寺院,建于松赞干布时期,据说文成公主曾在该寺驻足修行,文成公主用过的灶具至今仍保存在寺内。昌珠寺大殿下层布局和形式与拉萨大昭寺大殿相仿,寺中悬挂有一口铜钟,在整个西藏都很有名。昌珠寺的珍珠唐卡为镇寺之宝,所画的是坚期木尼额松像(观世音菩萨憩息图),吸引许多信徒游客前来观瞻朝拜。
敏珠林寺
研究宁玛派的历史教义
敏珠林寺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主殿祖拉康墙壁上绘有多头多臂、面目狰狞的佛像,这是宁玛派寺院的一大特点。主殿第3层有两个佛殿,其中一个喇嘛拉康佛殿内,绘有历代著名宁玛派喇嘛像。敏珠林寺注重研习天文历算、医学,并以书法优美著称。敏珠林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在寺主的继承上是以父子或翁婿传承,并不完全限定在父子血统关系上。敏珠林寺在研究宁玛派的历史、教义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暂无评论
快来做评论第一人吧!